close

結成于己于1988年的B’z,在日本可以說是搖滾界的霸主.在日本著名的ORICON排行榜上也創造並保持了許多紀錄. 88年九月剛剛成立的兩人搖滾樂隊B’z出版發行了第一張單曲,在當時發表像這樣具有濃郁搖滾風格的單曲可謂是兩人組合的先驅. 在告別了80年代后,B’z的曲風趨于成熟,也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B’z風格的雛形.89年10月發行了第一張迷你專輯,說著”想來一個很長的嘗試”的他們在專輯中收錄了英語歌詞和強烈曲風的歌曲.在當時無論是迷你專輯還是英語歌詞,強烈曲風都是極其少見的. 從90年6月發表的到現在B’z都保持著第一位的驚人紀錄.更值得一提的是98年發表的,分別以510.2萬張和440.9萬張的銷量榮登ORICON歷代專輯榜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績,相當的厲害啊! 

成軍歷程:松本孝弘原為TMN合唱團及濱田麻裡的吉它手,一直有心想自組樂團,由於自認外型及音色都不算太突出,所以一直在找尋一個音色特殊,外型有人緣的拍擋來幫他一起實現樂團的夢,後來聽了稻葉浩志的試唱帶,一聽就相中了稻葉的聲音。稻葉浩志畢業於國立橫濱大學的教育學部,大學畢業後擔任數學老師,雖然對音樂懷抱著夢想,但是既然已經為人師表,也就不再像以前對音樂那么積極了。沒想到一卷大學時代錄的,音質很差的試唱帶,被松本孝弘給相中而改變了他的命運。當松本打電話給他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松本與稻葉終於見面了,那天稻葉配合著松本的吉它聲唱了兩首披頭四的歌曲,沒想到一唱完,松本的吉它就壞了,雖然似乎有點不吉利,但是松本對稻葉的印象極好,不但歌聲嘹亮,外型也不錯,所以幾天之後還是通知稻葉來錄音。 一九八八年二月,「Bz」推出了第一張專輯「Bz」,普通歌手若推出專輯,一定會立刻展開全國演唱會或小型的現場演唱作秀,以促銷新專輯。但是「Bz」直到八九年五月推出第二張專輯「OFF THE LOCK」之前,一直都沒有舉行這類的活動。對於這一點,他們的解釋是,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只有九首曲子,還不足以開演唱會,而他們又不想唱別人的曲子,所以一直沒有開演唱會。他們的第二張專輯的製作過程也費時頗久,普通的專輯從開始企畫到錄音完成大約花四百小時的工作時間,但是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卻花費了一千小時以上的時間。「Bz」的歌都是由松本孝弘作曲,稻葉浩志作詞、松本是作曲的老手了,稻葉在參加「Bz」之前,完全沒有作過詞,不過松本認為稻葉的詞很配合他的曲。

發表了第二張專輯之後,「Bz」開始在名古屋、大阪、東京舉行演唱會,正式面對面地接觸屬於他們自己的歌迷。九○年六月,「Bz」發表單曲「大陽的KOMACHI ANGEL」、一舉登上排行榜第一名,成為當時全日本最流行的樂曲,Bz至此嚐到了超級巨星的滋味,真正打響了知名度。同年十一月發行的專輯「RISKY」銷售量突破一百萬張、「Bz」在全日本各地五十二個表演場地舉行的巡回演唱會的入場卷也立刻賣完,此刻的「Bz」真是人氣大爆發。 「Bz」的氣勢自「太陽的KOMACHI ANGEL」開始,一發不可收,連續五張單曲都獲得了排行榜冠軍,或許對一個偶像歌手來說,單曲連續登上排行榜冠軍並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成績,但是「Bz」是一個自我創作的樂團,每一張單曲或專輯都付出了比別人多好幾倍的努力,歌迷肯定他們的也不只是他們的歌聲、形象,還有他們作曲,作詞的才華。「Bz」曾於一九八九年十月推出過一張名為「BAD COMMUNICATION」的迷你專輯,以及為了配合日本各地的DISCO播放的十二寸單曲,但是這可是非賣品,因此現在成為一些有收集唱片癖的狂熱者之間的熱門唱片。

「Bz」也和一般的偶像型歌手一樣,每逢宣傳時期都忙得不可開交,走到那裡都要向人鞠躬打招呼,因此一天下來,腰都變彎了。 「Bz」以前在東海廣播電台有一個固定的廣播節目「Bz WAVE JIM」,當初是松本和稻葉兩人一起主持的,但是最後演變成稻葉一個人唱獨角戲了。其實稻葉剛出道時非常沈默,和松本一起上廣播節目接受訪問時,幾乎都不說話,只是一個勁兒的猛點頭,因此被稱作是「日本最會點頭的人」。沒想到過些日子適應後,話說得很流利,一個人擔當大任主持起節目來。「Bz」出道四年,出了八張專輯「Bz」的「IN THE LIFE」全國巡回演唱會終於在今年四月結束了。「IN THE LIFE」是「Bz」迄今為止辦過最長的一次演唱會,他們一共演唱了六十六場。稻葉︰「直接面對觀眾可以使誤解少一些。」歌迷與大眾傳播媒體對他們的期待的確帶給「Bz」不少的壓力。

在「Bz」還沒有成軍以前,擔任濱田麻理,TM網路吉它伴奏的松本孝弘,他的吉它彈奏技巧早已在圈內享有盛名,因此當他表示想找一個搭檔自己出唱片時,大家都對這位「灰王子」的期待非常 大。因此現在稻葉浩志才會覺得︰「直接面對觀眾會使誤會少一些。」 「Bz」成軍時,稻葉浩志二十三歲,他畢業於橫濱國立大學的教育學部、學數學的他,大學畢業之後就理所當然的當了數學老師。但是他的感覺卻是︰ 「老師辦公室裡的氣氛就和普通公司一樣....甚至更嚴肅、陰溼。」稻葉浩志在大學時代曾經參加過一個樂團,當松本孝弘正積極尋找「另一半」時,正好聽到了稻葉浩志的錄音帶。松本孝弘非常中意稻葉浩志的聲音,於是有一天就把稻葉浩志約了出來,親耳聽聽他的聲音,當時伴奏的樂器就只有松本孝弘的那把吉它,沒想到松本孝弘彈著彈著,吉它的弦忽然斷了,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是松本孝弘心中已決定稻葉浩志是他的「另一半」。不過當時稻葉卻以為自己沒希望了。幾天之後,松本帶著稻葉進錄音間,他們工作的分發原則是︰松本彈吉它兼作曲、企劃、稻葉主唱兼作詞。松本希望所有製作工作都由他們兩人包辦。剛出道時,非常沈默的稻葉浩志現在已漸漸打開了話匣子。

 「Bz」的現場演唱活動是從第二張專輯「OFF THE LOCK」開始的,這時距他們出道已有八個月的時間。由於稻葉本來的現場演唱經驗並不豐富,因此在這一段期間,他一直努力要追上松本。幾個月前,松本孝弘才推出了一張他自己的個人專輯「THOUSAND WAVE」。在這張專輯中的配樂,全部出自他手上的那把吉它,因此可知松本的吉它造詣實在相當高。松本︰「我十八歲的時候曾經在樂器店打過工,當時想︰『如果能就這樣做下去也很好。』但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一天。現在的年輕人打工的方式五花八門,很容易就可以賺到錢,但卻討厭工作只想玩,也許這種生活方式也不壞,但是我今天能夠以音樂為生是我最大的快樂。」 (轉載) 曲風歷程: 兩個人的樂隊能干什么,搞搖滾?一個主唱、一個吉它手,那貝撕、鼓怎么辦?不要了,那是不可能的。錄音、開演唱會就要再請樂師。BEING裡又不是沒有樂隊,如WANDS、ZYYG、ZARD都是3-5人龐大陣容。怎么 唯獨B’z是例外呢?而且他們還是真正的搖滾樂隊。 其實老大從一開始就不想搞正統的搖滾,而是Borderless Sound,兩個人就夠了。(大家所謂的電子舞曲其實是錯誤的,電子舞曲是一個十分廣泛的概念,包括RAVE、TRANCE、TECHNO、JUNGLE、INDUSTRAL、DIGITAL等,而老大是在傳統舞曲架構與音效中加入搖滾的元素,並使兩者融合,產生一種新的曲風,與現在歐美十分盛行的INDUSTRAL METAL的曲風也十分相似,只是吉它效果器有所區別而已。

或者也可以把他們的曲風歸在BIG BEAT也稍稍妥當些。)這種曲風在現下看來都十分的先進,而老大在15年前就已經附注實行了,佩服佩服。新曲風是創出來了,但那時的人們有接受她的能力嗎?B’z初嘗敗績,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音樂人以音樂為主著是天經地義的、但要維持樂隊生存以及老大及時體會到搞純Broderless Sound還不是時候,就在90年轉變了樂隊的風格以一種流行搖滾的形態面市,結果大獲全勝,晉升為日本一流樂隊。但是這並不是老大與178的目標,他們的目標是使老大的新曲風流芳百世、使B’z成為世界頂級樂隊而不是日本。 老大一聲令下,B’z大船又改變了航向,他們把風格經過了幾張單曲從流行搖滾轉變到了純的硬搖滾(標志是REAL THING SHAKES)。結果當然是極為成功的,他們有了進軍世界市場的資本。從96年開始到99年他們搞了4年的歐美風格硬搖滾。一直到2000年出了《今夜月 丘 》之后,B’z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作品兩極風化十分嚴重,要么是十分強勁的硬搖滾、要么是十分舒緩的軟搖滾。這些在他們的11ST 專輯中就體現出來了,11ST對他們的音樂做了個總結。經過了1年多的休整,GREEN上市,B’z的風格已沒有任何局限性,呈現出十分廣泛的多樣性。

 

本篇文章轉載於吉它網 http://www.guitarra.cn/ 如有冒犯敬請通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labobo 的頭像
    kalabobo

    kalabobo

    kala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