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最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寫作很暢銷的作家,都是非常會使用譬喻法. 例如村上春樹其實整部書裡幾乎都充斥著無所不在的譬喻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聽風的歌當中,

海潮的香、遠處的汽笛、女孩子肌膚的觸覺、潤絲精的檸檬香、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夏天的夢……。

  但是這些簡直就像沒對準的描圖紙一樣,一切的一切都跟回不來的過去,一點一點地錯開了。

的這一番話,特別是沒對準的描圖紙,一下子就有畫面,雖然只是一點點沒對準,但就會不停的偏離,正如人生一樣,人生就是在一連串不停的選擇之下
造成的產物. 不過我今天想講的都不是這些.

我想講揮棒落空這件事情,一個投手投出一顆球,捕手很想努力的接住這顆球,主審很想看清楚這顆是好球還是壞球,觀眾關心著自己支持的投手
會不會幹掉對手或自己支持的打者會不會揮棒出去成安打或吃三振.

把焦點回到投手身上,當他把球出去的瞬間,就無法收回. 不論是三振或被打安全或全壘打,都是無法回頭的. 打者也是,他只要一揮出棒子,不是
被判出棒過半,就是打出安全或界外, 或揮棒落空.

揮棒落空的時間點又各有不同,在一局上半2人出局揮棒落空被三振會覺得有點幹. 但是在進入5局白熱化時,2,3壘有人準備得分時,
揮棒落空出局是很慘的一件事,但投手勢必很爽歪歪.

若落在九局下半差分一分, 打者被三振出局那更是一件大爽事.

說了這麼多, 我想說的只是, 人生似乎無法拒絕不揮棒, 打者可以大揮棒, 揮棒落空, 或發呆放空等4壞球. 人生似乎沒有這麼簡易的選擇.
要思考的, 要實行的, 要戰鬥的, 要面對的, 所以, 結論是投手與打者無法比喻人生, 人生, 是一場兩隊教練團抓住手上的牌來鬥智的遊戲.

只是人生, 沒有輸贏, 只有有沒有留下悔恨. 這是在指甲子園. 就這樣. 胡言亂言沒有重點. 再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labobo 的頭像
    kalabobo

    kalabobo

    kala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